大家若是对中药材稍有认识,就会发现,一些在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、植物,其实都是医家常用的妙药,在对一些特定病症进行治疗时,往往可以发挥很好的效果,在中医里有着这样的说法,即“春养肝炒股配资配资平台,夏养心,秋养肺,冬养肾”,而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一年四季都需要养护的脏腑,那就是我们的脾胃。
在中医里,具有健脾益胃功效的中药并不少,其中有一些药材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,比如山药,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,山药对于脾肺肾脏腑的养护往往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,当然,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这味中药,也同样是健脾的常用药材,它便是“茯苓”。
对于茯苓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,它更是被列为上品良药,长期服用,可以“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”,古人将茯苓称为“四时神药”,因为这味中药的功效很广泛,在使用时,可以不分季节,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能使用,在使用时,常常会将这味中药和其他药材配伍,以用于诸多病症的治疗和改善。
通常情况下,我们所用的茯苓都是白色的,但实际上,茯苓还有其他“颜色”,古人将茯苓分为了赤茯苓、云茯苓、茯神等,而与茯苓很相似的还有另一味中药材,即“土茯苓”,但很多人都会经常将这几味中药弄混,对此,大家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一“茯苓家族”。
首先是白茯苓,它在医家方剂里很常用,现代临床也经常以白茯苓入药,用于改善病症,白茯苓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,呈瘤状皱缩,内部白色稍带粉红,由无数菌丝组成,若是其变成了棕黑色,那么就意味着成熟太过,但药效自然是没有成熟的时候更好,在《本经逢原》里也有过“但白不坚,入药少力”。
茯苓甘淡性平炒股配资配资平台,归入心经、脾经和肾经,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和胃、宁心安神的效果,是医家的常用中药之一,因为身体里的水湿运化与脾胃有关,而茯苓恰好归入脾经,甘能补中,淡则能渗,茯苓最大的特点就是补而不峻,利而不猛,即能扶正,又能祛邪,因此,常用于脾胃病症的治疗和改善,比如常见的水肿、痰饮、脾虚泄泻等。
而除了白茯苓外,还有赤茯苓,赤茯苓其实就是接近外皮淡红色的部分,它除了归入脾经和心经外,同时还归入膀胱经,主要作用就是行水、利湿热,具有益心润肺的作用,常用于改善小便不利、心阴不足、肺热干燥、消渴等疾病。
关于茯神,其实在一些医家方剂里也有出现,比如《济生方》中的经典方剂“归脾汤”,其中就用到了茯神这味药材,茯神和茯苓同样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,不过,不同的是,茯苓还能够健脾利水。
最后再来说一味很容易与茯苓弄混的药材“土茯苓”,虽说这两味药材只有一字之差,但功效却截然不同,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的干燥根茎,甘淡性平,在功效上,主要具有健利脾胃、强壮筋骨的作用,同时还能帮助祛除身体里的风湿,可用于梅毒、湿疹、臃肿疮毒病症的改善,而且还能缓解因湿热引起的痛风病症,由此可见,土茯苓在具体运用上,与茯苓几乎完全不同,所以,大家一定要学会分辨。
贝格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